随着6月29日上海市政府与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海尔集团的“产城创”生态圈模式继天津之后又下一城。作为“产城创”中“产”的关键部分,COSMOPlat也正式落户上海松江。
自海尔于2017年工业互联网峰会上正式发布COSMOPlat以来,COSMOPlat已经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复制过程,就在8月3日,海尔COSMOPlat平台助力中国制造2025分享会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双子楼如期举行,COSMOPlat从理念到实践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造转型,已经获得极佳的市场口碑。
事实上,在智造时代来临之际,海尔COSMOPlat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原因就在于准确洞悉了未来时代的消费形态及工业互联网格局,并从操作层面帮助制造业在产业模式革新、用户互联上走向真正的智能。
新零售转型只是冰山一角,COSMOPlat展示未来消费全貌
在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90后甚至00后逐渐占据主流消费群体时,他们对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不再满足千篇一律的“商品”,而转向需求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只是被动地成为销售环节的末端,没有参与感的消费模式也逐渐被这个群体抛弃,“用户核心”势在必行。
制造业的下游——零售行业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新零售变革。其核心要义正是这两点:强调消费个性化及消费者的参与感。然而,尽管很多人认识到这个趋势,但仅从零售的角度,很难真正达到“用户核心”。制造业格局未动,那些从零售末端反馈回的个性化要求的落地情况就堪忧了。
这时,海尔COSMOPlat来了。在这个大规模定制平台上,用户改变了以往那种只有往供应链上游一层层反馈信息的参与模式,实现了交互、定制、设计、采购、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的全流程参与,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设计者、生产者,把参与做到了实处。
例如,通过众创汇、海达源等模块,用户在一个智能手机或PAD上就可以轻松定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在形成一定规模需求之后,就可以通过海尔互联工厂实现了生产,出产的个性化产品,是用户亲手设计出来的!这种参与革新是震撼的,也是制造业前所未有的,最大程度契合了未来消费需求。
而作为一个开放平台,COSMOPlat同时提供了外部接口,所有有志于转型未来智造的制造企业,都可以享受这种智能制造服务,实现行业内外共创共赢的生态架构,从而让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能在未来消费格局下获得新的发展价值和回报。
借助COSMOPlat,工业互联网由“聚合”进化到“共赢”
工业互联网本身是针对消费互联网而来,在普遍的定义和实践中,更多地是由行业大佬或相关企业出面,提供某种产业聚合的平台。很多时候,对应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局限在销售新模式,或者传统制造业模式下的“新工具”而已。
对于制造业,这种弊端同新零售是一样的,只提供一个外围的工具,而没有从制造业肌理进行革新。在智造时代来临之际,工业互联网的责任,应当是强调企业与平台的全流程业务深度融合,消融业务流程边界,以共赢的姿态帮助工业互联网参与者实现深度的机制改造。
以规模求效益是制造业的普遍追求,而个性化又是未来消费的主流,二者都不可偏废,所以制造业必须解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间矛盾。作为“企业和智能制造资源专业的连接者”,COSMOPlat的目标,就是帮助接入的企业更快、更准确的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深入供应链、生产流程内部,构建起规模+个性的产业形态,复制行业最佳实践、减少试错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库存压力,实现平台化共赢。
智能制造来了,海尔COSMOPlat把交互放在首位
从用户的角度展现未来消费的全貌,又从产业角度构建共赢的工业互联网,COSMOPlat事实上给出了智能制造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强调用户参与交互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区别于工业化VS信息化哪个在先的模式争论,回到了用户核心这个制造业本质上来。也即,COSMOPlat已经打通与用户交互的全流程节点角度,实现智能制造。
在这种理念下,与用户的交互性被摆在首位。通过首次“定制交互”后,个性化的需求信息直达工厂,工厂的智能系统排产、生产并交付用户。但这还远没有结束,海尔的“网器”,具备与海尔互联工厂联动的能力,可以实现与智能手机、PAD一样的定制功能,如此循环,终身用户被创造出来,这就是“网器终身交互”,让用户始终具备与海尔COSMOPlat握手的窗口。
这种理念也正推广到全制造业,目前,电子、装备、汽车等多个行业都已接入COSMOPlat开展合作。事实上,这些“传统到底”的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家电行业更需要思考在未来与用户如何交互的问题。
扫一扫,最新最热家电行业动态,权威数据、专家观点、新闻热评尽在掌握。微信搜索“bet3365网站”/“shjiadian”即可关注,期待您的点赞或拍砖!